在玉雕创作中,对于一个玉石品种的探讨有不同的维度,如物理特性、创作语言、艺术风格、创作流派等,不同的脉络共同塑造了其作为雕刻材质的发展历史。产自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具有悠久的治玉历史,最早可追溯到距今7500多年前。独山玉色彩丰富多变,玉石的独特性与稀有性为玉雕创作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创作材质,为玉雕创作带来无限可能,也因此独山玉与新疆和田玉、辽宁岫玉、湖北绿松石一起称为中国四大名玉。
本次阿里拍卖与北京正道共同推出的清和静寂——当代独山玉雕代表名家文房专场从独山玉出发,与大家共同欣赏探讨当代独山玉雕。本次专场汇聚了当代独山玉雕代表性的创作者,他们在创作品类、题材内容、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方向不同且各有千秋,持续不断地挖掘独山玉的美感与内涵,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艺术风貌。
提及独山玉雕则不能不说刘晓强,在一众创作者中,刘晓强不仅创作出众,且富于研究精神。多年来,他致力于独山玉雕刻艺术创新与玉文化研究和传播,率先提出“顺色立意、依形就势”的玉雕创作艺术理论,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独山玉的坚守者和领路人,推动了独山玉雕的艺术发展进程。
此次刘晓强的作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典范之作,作品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晓强《独山玉平湖春晓》巧妙运用玉石色彩的丰富性与分布的复杂性,设色造景,以圆雕结合镂空雕的手法琢刻出一幅平湖春晓之景。其中最具妙思的是对白色玉石的处理,深浅不一的絮带状如平静流淌的湖水与氤氲的雾气,营造出变幻之感。早春的晨曦中,苍翠古树下渔夫乘舟独钓,一派静谧幽然之韵油然而生。
独山玉雕的创作手法主要体现为“巧色、巧形、巧纹路”和“黑白妙用”,基于玉石色泽特点的“巧色”最为突出,这种创作手法在花鸟题材中往往是点睛之笔。以花鸟题材著称的刘晓波对于独山玉的解读充满个人主义内涵,其创作将独山玉的特性与花鸟题材相结合,写实的刻画突出自然意象清新与轻灵的气韵,同时又彰显出唯美浪漫主义色彩。
作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晓波《三色独山玉春讯》是刘晓波典型的风格之作,作品采用独山玉三色玉料精雕细琢而成,黑色做太湖石,浅色做玉兰花,从浅碧到白色,再到粉色,花枝层次分明,婉转清丽,春意与生气浮上枝头。整件作品分色干净,过渡自然,同时又对比鲜明,旁逸斜出的花枝清新脱俗,生机盎然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
对于独山玉的挖掘与解读令其彰显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,其斑斓多彩的色泽赋予花鸟题材以清新灵动之韵,而在山子雕中又是另一番意境。以独山玉做山子雕,玉石形制的不确定性与色彩的多样性使其具有天然的优势,对此侯庆军大师经验颇丰,其创作聚焦山子雕,综合圆雕、浮雕、镂空雕等多种技法,追求工笔兼写意的中国山水画之意趣,精工表现,大气而不失玲珑。
作品省级玉雕大师侯庆军《独山玉耕耘田园》取独山玉三色玉料精心设计巧妙而成,作者基于前后色泽的不同因色置景,以色泽对比突出景物之间的层次与变化,崇山的雄伟厚重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