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国华:三人三笑语,一玉一际遇

发表时间:2021-06-28      文章来源:正道拍卖

        一块玉石的品相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的价值,构成品相的要素有多种,而色泽,是最直观的要素之一。对于皮色的重新认识,拓展了玉雕创作的边界,丰富了玉雕审美的趣味,也使得和田籽料的市场行情不断高涨,其中红沁籽料因其稀有性,以及人们对红色的偏爱,令其更受追捧。

 


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林国华 

和田玉籽料虎溪三笑摆件

10.6×8.3×5.8cm  563g

 

        “艳若鸡冠,油脂光泽,其紫红处如朱砂,质地细腻温润,硬度高”,这是史书中对于红沁籽料的描述,在古代上品红沁玉被视为奇珍异宝,只有宫廷帝王、王室贵族才拥有,而今红沁和田籽料仍然珍稀与罕见,而随着和田籽料的日益减少,红沁籽料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。所以,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藏家,得遇一块满红沁和田籽料,那必定是汇聚了天时地利与人和,才造就了一场千载难逢的际遇。
 

 

       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国华,选取《虎溪三笑》这一传统故事题材进行演绎。虎溪位于庐山东林寺前,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,送客不过溪。一日,陶渊明、陆修静来访,三人谈笑忘我,送别时不觉过溪,虎辄号鸣,三人大笑而别。后人于此建三笑亭,清代唐英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云:桥跨虎溪,三教三源流,三人三笑语;莲开僧舍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

 
 

        整件作品依形布局,主体以山林为背景,山石层叠,高低错落,线条如刀削斧劈,作者以利落的刀法将群山的险峻奇崛刻画殆尽。

 


 

        山石掩映间可见楼阁高塔,溪水自山间倾泻而下,似可闻淙淙水声。云烟袅袅,抱石相倚,山石的岿然不动与溪水的轻快、云烟的柔缓相互映照,形成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。

 
 

        而玉石的艳丽皮色,渲染出漫山红遍的秋日山林,浑然天成,令人沉醉。右下角那处裸露的洁白玉肉,幻化为一弯湍急的河流,河流清澈明净,过桥而下,叮咚作响,应和着三人的笑语。

 
 

        对于故事的演绎,最重要的莫过于场景的刻画与形象的塑造,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三人送别时的场景,三人衣袂飘飞,频频回首,满面笑意,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,作者构思奇巧,着意刻画陶渊明与陆修静回首踟蹰的姿态,将友人告别时的留恋不舍借形态表现出来,与此同时,三人言笑晏晏的神情,又将友人相见时的酣畅与恣意展露无余,送别时虽有不舍,却无离殇。

 
 

        细腻而动人的表现正是对“三人三笑语”的真实写照,至于为何“不觉过溪”,作者的刻画也已昭然若揭。
 

 

        作品背面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几许烟云,随风浮动,尽显轻灵柔美,满皮沉浓的色泽不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,同时营造出一丝神秘感,令人不觉沉浸其中,引无限遐思。

 
 

        对于大块面的处理,作者采取了繁简结合的手法,而在并不引人注意的底部,仍然暗藏玄机,那弯湍急的河流,自桥下而过,急转直下,倾泻于此,地势凹陷,形成一个个旋涡,细密的线条一圈圈回环,清晰地描摹出急流的走向与流水的动感,令场景转换间隐藏着惊喜与意趣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整块玉石为满红沁和田籽料,体量硕大,品相绝美,如此的材质实属难得,但从创作角度而言,未尝不是一次极大的挑战。
 


 

        然而,作品从创意设计到构图布局,充分尊重了玉石的形貌特点,作者在此基础上以巧妙的环境设计与生动的人物塑造,将传统故事具象化,通过宏观的把控与细节的处理,准确地表现出故事的动人之处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于玉石的解读能力与深厚的创作功底,但更为难得的是,作者既没有将自己的创作欲凌驾于玉石之上,也没有忌惮于玉石的形貌特质与价值,而是在创作中找到了彼此之间的平衡,最终实现了自然与艺术的相得益彰,如此才不辜负这场难得的际遇。
 



 

北京正道2021年春季拍卖会

室之长物——邱启敬的西茶室(二)
品德轩——当代玉雕名家精品专场(四)
品德——当代玉雕名家精品专场
揽胜——当代玉雕臻品私洽专场
上玉元吉——李剑玉雕臻品私洽专场

预展时间:2021年07月09-11日
拍卖时间:2021年07月11日  14:00

展拍地点: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
预约品鉴:010-64608966
客服微信:13810937066

分享到:
文章评论
暂无评论
发表